7月29日上午7:30,2018“恒維地產”涼都·六盤水夏季國際馬拉松賽暨全國馬拉松錦標賽(六盤水站)“我要上奧運”系列賽事鳴槍開跑。來自16個國家和地區,全國32個省、市、自治區的3萬名跑友共同參與賽事。
馬拉松、夏天與涼都,三個似乎并不兼容的詞匯,卻完美地交融進了六盤水,形成了獨一無二的城市亮點。無外乎,現場喊出了這樣的口號:“19℃的夏天,360°的激情”。
在知名產業集聚專家楊建國看來,馬拉松賽事連續成功舉辦,其實是六盤水旅游產業轉型發展的縮影和名片。近年來,六盤水市狠抓特色旅游轉型升級,推動旅游業從高速增長轉型優質發展。而這幾天,借著活動機會,從城市到鄉村,從文化到山水,從形象到服務,六盤水的美景以及美景背后的產業能力,都在印證著六盤水旅游轉型的成功。
從“景點旅游”向“全域旅游”轉變過程中,六盤水在產業端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圍繞著旅游產業發展,六盤水通過形成推動旅游業跨越發展的合力,政府為跨界融合的相關產業搭建供需對接平臺,并制定激勵引導政策,不斷優化融合發展的環境,逐步促成產業融合“一盤棋”格局。
這方面,尤其體現在“旅游+”產業的結合上,一方面,通過堅持走旅游融合發展之路,推進農旅互動。通過三變政策,加快推進農旅互動融合,大力培育和扶持大河、月照休閑農業、鄉村度假、特色民宿等鄉村旅游新業態;另一方面,加快文旅融合,通過深度挖掘和大力打造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節慶文化活動,積極舉辦鄉村旅游節、苗族跳花節、郁金香節等節慶活動,以及國學趣味性闖關文化活動。
除了特色文化,城市文化方面,六盤水市也不遑多讓。以馬拉松舉辦地鐘山區為例,當地的 “水城古鎮”,就是一個文旅結合的樣本。
鐘山區在改造過程中,按照“拆舊還舊、顯山露景、營湖理水、留住鄉愁”的原則,對保留的原有建筑進行修葺,如今的水城古鎮,既可以在其厚重的歷史中強烈感受到“涼都首郡”的新氣息;也可以在三線工業體驗館,通感受三線建設時代大背景下應運而生的人文情懷和艱苦奮斗的精神。六盤水這座城市過往的文脈,經濟、社會、文化發展歷程,通過這樣一座旅游綜合體得到了充分表達與展示。
康旅一體也是六盤水旅游產業轉型的重點。楊建國認為,當地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與以大健康產業融合無比順暢,而通過一批康體養生養老工程、養生養老公寓、養生養老服務體系、養生養老鄉村等項目的建設,六盤水正走在以大健康促大旅游的發展之路上。
除了產業方面的努力,精準營銷也是六盤水旅游一大亮點,而且這個營銷稱得上“涇渭分明”。
夏季“賣清爽”,六盤水夏天時,主推“涼都城”,目標主要針對武漢、重慶、廣州、長沙、成都等火爐城市;到了冬季,則變成了“冰與火之歌”,主推“雪與泉”,目標主要針對昆明、廣州、貴陽、曲靖、昭通等南方城市。
六盤水在穩固貴州本地基礎市場基礎上,瞄準重慶、成都、昆明、武漢等重點市場,開拓長三角、珠三角、京津翼等更多機會市場,根據不同客源的市場需求開發不同旅游產品,配合營銷上的精準發力,最終的效果,就是全面叫響六盤水“涼都”品牌。
Copyright © 2000 - 2012 zgxjjgc.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所刊登的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均為新經濟觀察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小屯路9號 郵箱:zgxjjgc@163.com 郵編:100040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7071626號